|
不知不觉间自己使用百度的频率已经非常非常低了。在日常生活中,我搜索一些娱乐版块的新闻会打开微博;搜索一些深度的东西开始用知乎;搜索体育新闻会用腾讯体育或者虎扑;搜索商品信息会用京东或者淘宝。目前唯一在用的的百度系产品只剩下百度地图了。
直到前不久公司领导要求我做一份关于公司海外建厂的调研报告,我打开浏览器跳转到了百度。

结果排名最靠前的几条信息是广告,页面末尾几条还是广告,中间的几条信息数据还不一致。然后我忙活了一下午基本上没有找到我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然后我换了另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同样的关键词。

通过该搜索引擎我确实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就习惯用百度搜索东西,当时的百度的确是能搜到不少有用东西,时过境迁,当初的百度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造成今天这个后果的原因也不能全怪百度,当然百度的唯利是图,越来越多的广告和百家号是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越来越封闭的互联网生态。
目前各家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结果就是就是互联网开始拥有一堵堵看不见的“墙”。阿里巴巴生态看不到腾讯的生态,腾讯生态看不到的百度生态,百度生态看不到今日头条的生态。在各大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封闭时,百度所能搜索到的内容自然就很少了。
如今百度内搜索不到淘宝内的信息,搜不到微信内的信息,更搜不到移动端的海量信息。
目前来讲能对百度真正构成威胁的有两家——腾讯和字节跳动。
5年前的2011年6月,腾讯正式公布了「开放战略」,而开放也是当时正在进行全面战略转型的腾讯的核心目标。在这样的大方向指引下,腾讯从应用开放平台,到腾讯云开放平台,再到微信公众号平台,再到如今的小程序平台,腾讯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构建开放生态的机会和时点。而现在有很多人获取信息是通过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朋友圈所转发的公众号内容。微信的搜索和看一看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百度的搜索功能。
而更激进的则属字节跳动了。早在2017年,字节跳动就通过旗下今日头条App来布局搜索业务了。目前,在今日头条这款App上可以搜到许多站外的内容,与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并没有太大差别。在搜索领域,字节跳动已深入百度腹地,二者早有交火。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face u、火山等产品在内,字节跳动系产品整体MAU已经超过10亿,每天能够产生海量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通过百度是搜索不到的。
今天,除了“百度”,我们会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通过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在快手上“看见每一种生活”;使用小红书“标记我的生活”;豆瓣里有“你的书影音世界”;有问题,还可以“上知乎”……
在各家都开始尝试打造一个“闭环”的生态时,留给百度的空间自然就越来越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