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
在当今日益开放的技术环境中,Apple 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不幸的是,就像他们的 iOS 一样,我们对 Apple 的实际 AI 开发水平知之甚少。但我们可以在每一件产品中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比如 Siri、照片编辑、AI相机、AI芯片等。
苹果,更愿意收购尖端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或技术,并将其用于未来的产品上。他们致力于将apple的系统、SDK 和 Apple Silicon 构建成一个对 AI 友好的生态系统。
Apple AI能力雷达图
特斯拉AI
由年轻的人工智能科学家 Andrej Karpathy 领导的特斯拉 AI 团队在去年(2021 年)的特斯拉 AI 日上成为焦点。Tesla 向我们展示了神经网络、评估基础设施、Dojo 芯片、Dojo 系统和 Tesla Bot等先进的技术。
尽管特斯拉 AI 更专注于自动驾驶,但它的愿景不仅限于制造自动驾驶汽车,还包括制造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工程能力非常出色,利用其大量的驾驶数据训练模型,将其部署在安装最新版本 FSD 的特斯拉汽车上。
HydraNet——特斯拉自动驾驶强大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
特斯拉能力雷达图
特斯拉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大其人工智能团队,包括特斯拉人工智能日。 亚马逊AI
虽然没有那么多明星产品和科学家,但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它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其他人工智能任务(AWS、亚马逊网络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截至 2021 年第四季度,AWS 拥有 33%(排名第一)的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而接下来的两个竞争对手 Microsoft Azure 和 Google Cloud 分别拥有 21% 和 10% 。
亚马逊能力雷达图
IBM AI
很多人可能会忘记,1997 年,距 AlphaGO 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大约 19 年,IBM 打造的超级计算机深蓝以 4-2 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三胜一平)。但在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机器翻译、计算机视觉等代表前沿 AI 研究的领域,我们几乎看不到 IBM的身影。当然,IBM仍然有许多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每年发表许多论文。
DB2 和 WebSphere,与它们的竞争对手 MySQL 和 Tomcat 相比,过于臃肿、笨重且难以使用。但是依靠IBM强大的系统,这些软件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都不错。在整个 IBM 结构下,许多技术将变得庞大而低效。人工智能也是如此。IBM 与Google 都是2家大公司,希望避免大公司的一些坏毛病。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 AI 已经觉醒,但这些科技公司发布的 AI 产品足以让我们惊叹,比如特斯拉的 FSD、谷歌翻译、Siri、GitHub Copilot 等。这些产品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我们早就习惯了人工智能产品,所以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有自我意识,我们不必害怕。我相信人类会解决机器觉醒的问题。
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真正的觉醒了,人类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