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谷歌是怎么想的,自研芯片已是板上钉钉,而且第二代产品就要来了。其他手机厂商或许有些心慌,或者不把谷歌手机业务放在眼里,但是在手机数码爱好者眼中,一直期待着谷歌芯片的表现。
去年第一代搭载谷歌芯片的手机Pixel 6系列发布,表现却不尽如人意。GeekBench5跑分数据显示,谷歌Tensor单核性能大约持平骁龙888,多核性能也就骁龙865水平。这点与谷歌Tensor的设计有关,去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 1采用了1超大核+3大核+4小核设计,而且超大核心是Cortex-X2,大核心是Cortex-A710,小核心是Cortex-A510。
图源:LetsGoDigital谷歌Tensor却不同,采用了2超大核+2大核+4小核设计,而且超大核是Cortex-X1,大核和小核也是落后的Cortex-A76、Cortex-A55,单核能够追上同样采用X1超大核的骁龙888,但多核就不行了,两颗超大核功耗太高,大核和小核又比较老旧。那么问题来了,Tensor G2会是什么样子?
先提醒一句,别抱有太大希望,因为Tensor G2依然是2+2+4设计,而且超大核和小核没有变化,只是大核更改为Cortex-A78。A78大核固然不错,但是将于今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 2已经确定,将采用Cortex-A720大核,谷歌自研处理器的核心架构一直落后,性能表现肯定追不上。 与上一代相比,Tensor G2肯定会好一些,但是与骁龙8 Gen 2、下一代天玑处理器相比,Tensor G2肯定会差不少。对于谷歌来说,这也不能完全说是坏事,处理器性能不太行,或许其他手机厂商就不会再认为谷歌手机是威胁。
自研处理器,手机行业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