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写三期,终于到了最后一期了,本来想聊IPO,毕竟风投最好的出路就是上市,但是发现一期放不下,所以我们今天聊点别的,企业风险投资(Corportate Venture Capital)。
2018年5月6日出了一篇叫做《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文章开头直接说:“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我刚开始没太在意,后来这个文章刷屏了,还衍生了很多版本,比如腾讯没有梦想,百度没有文化,阿里没有社交,美团没有边界,华为没有生活,等等。
其实这里作者潘乱混淆了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和企业所做的风险投资,这算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传统的风险投资,也就是独立风险投资(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资金来自有限合伙人(LP),是需要自己去募集的,而企业风险投资CVC是用母公司提供的资金。
本质上IVC和CVC就不在一个平面,CVC是非独立的,背后有个母公司,你可以将它看作一个事业部,它主要是为背后的母公司服务的,所以投资是有很强的指向性的。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讲,60%的CVC投资在北美,20%的CVC投资在欧洲,20%的投资在亚洲。
美国占比过半,主要是因为CVC出现在那边很早,现在已经很普遍了,所以大公司基本都做自己的CVC,特别是科技公司,好像谷歌、微软这类的。
国内的CVC基本集中在一张TABLE上(T是腾讯、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军的顺为资本,E是周鸿祎奇虎360的硅谷创投)。
之前有个说法,说互联网创业企业要融资,最先要考虑是姓马呢?还是姓马的?其实就是要跟着哪个马爸爸,是阿里的马云还是腾讯的马化腾,因为基本上你转不出二马的圈子。
企业为什么要做CVC
其实我个人是反对,企业做多元化投资的,因为多元化投资不仅会分散风险,往往还会让企业处于一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尴尬状态。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企业要搞CVC呢?
1.企业转型需要
马化腾曾经公开表示庆幸微信是腾讯自己搞出来的。
虽然微信分流了大量QQ客户,但是它也确实保证了在QQ无法继续增长时,给了腾讯下一轮增长的机会。想象一下,假如微信是字节跳跃张一鸣搞出来的,而不是张小龙的,那估计现在有没有腾讯都不好说了。
很多大型企业都存在这技术迭代和升级的需求,就好像腾讯一样,用QQ占领市场,但是技术进步了,人们的需求改变了,比如人们开始要用短语音了,那么就存在两种办法:直接并购,或者CVC投资。
直接并购虽然能直接解决当前的需求,但是麻烦也不少,因为并购有时要拖很久,尤其是新公司并进来,有时会出现自体免疫问题,就是和现有公司不和,排斥的厉害。试想一下,哇哈哈的宗庆后和他女儿宗馥莉都经常谈不到一起,更不能奢望其他熟悉的人一上来就相互理解配合默契。
所以有时CVC就是个好的解决方式,选定一些有希望的小企业进行扶植,等成熟了就直接放进母公司。这个过程类似打小养了个童养媳,小时就长在家里,大了自然就没有什么排斥了。
2.CVC存续期更长
之前我两期一再强调,IVC有个存续期短的问题,在国内就更严重了。
IVC最长也就是12年,但是CVC只要母公司还在,其实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而CVC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背后母公司的战略布局,不像IVC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来的。比如我前面提到那张TABLE要进入ABC(A是人工智能,B是大数据,C是云计算),提前布局肯定是CVC投资,这个看看阿里云就知道了。阿里云是09年成立的,前面7年,没有进展,很多人说王坚是忽悠马云的骗子,其实是到了2018年,才真正成长为阿里的支柱,但是对于一般的IVC肯定是不能等这么久的。
所以存续期长也会让CVC孵化的成功率比IVC高。
当然我并不是说CVC就是万能药,硬币都是有两面的,CVC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首先,没有自主权,CVC投资是为了服务母公司的战略布局,而且它的资金命门掌握在母公司手上。
另外,激励不足,说白了,CVC就是一个事业部,所以它部门负责人主要还是拿固定薪水和奖金的,而IVC的GP可是分利润的20%,这就注定CVC的经理人不会像IVC那么拼。
最后,童养媳多年媳妇熬成婆,也许家里要变天的。在无人驾驶领域,最厉害的技术其实是在谷歌手上,而它当年就选择了投资Uber作为入局点,结果Uber依托共享经济发展壮大,威胁到了谷歌,谷歌有点引狼入室的感觉。
企业什么时候需要做CVC
我大致见过三种情况:
1企业需要转型
这里我先举个例子,你只知道IBM,最早干什么的吗?卖磅秤的。三星最早是做果蔬起家。你知道夏普为什么一家家用电器公司要叫SHARP?它创始人叫早川德次,也跟这个英文没啥关系。因为夏普最早是卖铅笔,早川式自动铅笔“不用削,永远保持笔芯尖锐”,是不是瞬间就明了了。
我想说的就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不断地转型扩张,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比起一大堆现金趴在账上,不如投出去。
2组织和管理僵化
这个我不展开聊了,基本上企业创业初期都是扁平的,三五个人两三杆枪,天天想的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今晚吃什么,不好意思啊,错了,是今天怎么活下去。
就好像淘宝最初,18个人就泡在马云家里,现在淘宝技术层从P4到P14,管理层从M1到M10,我没有诟病淘宝,腾讯之前是6级18等,后来修改为14级的,这是企业必然发展的结果,层级化官僚化。
当企业成为庞然大物时,就需要引入鲇鱼效应,CVC就能帮助企业继续活下去。
3需要新团队
CVC的宗旨服务母公司的战略目标,那么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就是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CVC的早期投资就是为了获取优质人力资本,培养队伍。
企业怎么做CVC
我大致分四个流派:
1事业部
这个特好理解,就是公司成立了一个事业部,BAT都有自己的战略投资部,其实基本大一点的企业都有,饿了么就是被淘宝的战投部收购的,其实饿了么自己也有战投部,挺好玩的。
2子公司
就是成立全资子公司,由这个子公司帮助后面的母公司来投资。
3找IVC合作
这个是当下最流行的,在基金成立之初,企业已经跟IVC明确了投资目的,已经战略需求,会对IVC所投资的行业有严格的约束。
科大讯飞就是这种操作。
4母基金
就是IVC充当GP,企业充当LP,这种比较容易获得好的财务汇报,但是战略意图就很弱了,因为基本上对IVC作为出资的企业是没有什么控制力的,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有很多这样的操作。
国内这几年CVC出没频繁,比如滴滴。
滴滴的天使轮是阿里的前高管王刚投的;
2012年A轮拿了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
2013年4月B轮腾讯的CVC就进来了,领投1500万美元;
2014年1月C轮,中信产业基金领投6000万美元,腾讯CVC加注3000万美元;
2014年12月D轮,淡马锡、DST主投,腾讯CVC继续加注。
2015年7月,30亿融资完成,基本上国内的投资大佬都集齐了,包括中国平安,阿里CVC,腾讯CVC,淡马锡、中投公司等等。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腾讯CVC入局那么早?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潘乱说腾讯没有梦想沦为了投资公司,但其实腾讯就是在捍卫梦想。腾讯起家是靠QQ,表面是服务社交,占有的核心资源是流量,但这么看就有点浅了,腾讯实际上占有的是你的使用时间,因为一天24小时是固定的,对于滴滴这样一个可能的流量入口,从而把你的使用时间切割出去的新势力,腾讯必须早入局。
可算写完了,下周继续聊股票吧,如果你还没有清空账户的话,哈哈哈哈。后台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做预测,因为我不傻,说多错多,我的观点就是多观察少操作,现在凡是给你建议的基本都是来骗你入坑的,防火防盗防股评,祝安好。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见不散

* 图片来自网络,编辑:谭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