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的IPO地点选择
腾讯是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总市值大约3万亿港元,开发出QQ、微信、王者荣耀等伟大的产品。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回顾腾讯的发展史,最关键的选择只有两个。
腾讯200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当年准备IPO的时候,管理层倾向于去美国纳斯达克。当时的纳斯达克,风起云涌,全球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去那里上市。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都选择了纳斯达克。反观港交所,其上市公司以传统的金融、地产、工业企业为主,知名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只有李嘉诚旗下的http://TOM.COM一家,而且估值极低。
所以管理层的观点是美国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发源地,坐拥硅谷,是IT领域主要创新地,而香港并不以IT业见长,所以选择纳斯达克肯定没有错。

但是马化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香港更接近本土市场,香港股市的投资者肯定比美国股市的投资者更了解腾讯。一般来说,一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司,他的上市地点越接近用户,他的真实价值就越能够得到反映。
第二,在美国人看来,所有的IT创新都来自美国,其他国家的互联网公司只是对美国的抄袭或者模仿。但是当时腾讯的业务以QQ为主,美国找不到一家同类的互联网公司。美国的MSN、雅虎通等只是公司的一个产品,而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而且一直没有实现盈利。简单地说,就是美国投资者不愿意听中国故事,不愿意为中国故事出资。
第三,在香港上市未来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回归A股。毕竟最理解腾讯的,始终是他的亿万用户。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鼓励科技创新,鼓励IT行业发展,互联网公司大规模在A股上市,马化腾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马化腾的观点获得了管理层的一致认同。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IPO,此后一路高歌猛进,于是有了今天的辉煌。

腾讯的平台战略
在十年之前,中国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遇到腾讯怎么办?在当时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每次有什么创新,腾讯都会推出一个类似的产品,然后依靠自己强大的实力把对方击垮。当年即使是抖音也无法避免,抖音创办后,腾讯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微视”,后来抖音经过一番苦战,击退了微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2010年左右,马化腾意识到,腾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虽然现在是赚钱,但是这样下去,路会越走越窄。在2010年11月,马化腾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邮件,在邮件中他表示: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
经过深思熟虑,腾讯提出了平台战略,就是说腾讯从一家产品公司,转型为一家平台公司。后来革命性的产品微信,也是平台战略的产物。
后来,腾讯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大家在腾讯的平台上合作共赢。腾讯为此成立了战略投资部,参股腾讯生态圈上的互联网公司,并通过微信九宫格等方式为其引流。从此腾讯开创了新的增长曲线,中国互联网行业也走向了新的时代。 |
|